[敝帚自珍]其二 -艾米莉·勃朗特的回答

前两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人讨论呼啸山庄。这是我中学时代最爱的小说没有之一,光英文原版就看过三个版本,以及当时市面上找得到的所有中文译本。每次看到“咆哮山庄”的翻译就觉得美感尽毁(据说是梁实秋的译法,唉),而至于什么《魂归离恨天》– 我的妈呀,简直让人以为是街边言情小说货色。私以为最好的还是楊苡版的《呼啸山庄》。读得最魔性的时候,连希刺克厉夫在凯瑟琳去世那晚的独白都能背出来。深深为那种人性的挣扎和作品之戏剧性而着迷,尤其在与其他勃朗特姐妹的作品对比之下,这部小说不说教、不伪善、不纠结,读起来酣畅淋漓,堪称上品。

如此之爱,以至于连自己十几年的博客名和网络ID都是化自这部小说。其实,amilymoor指代的是“旷野上的艾米莉” (e误作a,那是后话),那个想要化作一束自由舞动的光,照亮约克郡郊外那阴郁并长满石楠的旷野的中二少女。如此共鸣,大概还是暗合了心中那阴郁又不甘于阴郁的倔强脾性罢。

读书读得兴起,于2004年5月10日作小诗一首自娱。暗扣了剧情,延伸到作者本人的生平,整首诗都在发问,其实已明白她的回答。

————————————————– 敝帚自珍  其二   ————————————————–

艾米莉·勃朗特的回答

 

好一夜朔风

削去  窗前的一灯如豆

急促的雨点敲开记忆之门

用老树的枯枝扫出一片

已经结束的开始

 

碎了  碎了

碎得晃眼

你在一海面阳光的碎片中发现了

那个叫“冈多尔”的太平洋岛屿

但这是不是依然无法

照亮约克郡郊外的阴霾

 

第一次见到他时

你是不是觉得熟悉

倔强 刚顽 如石楠地上的断崖

还有那双

闪耀着相同灵魂的黑眼睛

你用原属于已死者的名字

为他命名

是不是要讲述

一个不能存在的生命逆旅

 

屋顶上空的炸雷

掩盖了你“无罪”的呼喊

他高声叫着

“没有天堂,只有地狱!”

用冗长的一生陪葬一个雨夜里的失去

 

你在旷野上肆意挥洒

用笔尖劈开了天

用墨水染黑了地

用奔突跳跃的灵魂

承受命运的洗礼

你是不是还要用三十年的瞬息

抵抗一个世纪的非议

 

都去了,去了  最后的日子

你是不是死死地盯住了这个世界

不肯闭上那双吉普赛般的黑眼睛

你临终前的叹息

是不是化作窗外的一声呼啸

打着旋 掠过无边的旷野

 

amilymoor  于  2004年5月10日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