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人生小目标

经过yyz同学的启发,我觉得周游世界这个大目标还是需要细化成定量可执行的任务才好。

  1. Visit 100 countries (32% completed)
  2. Visit the sites at 10 oldest ancient civilizations (Mayan@Mar 2011, Palenque, Mexico; Roman@July 2012, Pompeii, Italy; Incas@Dec 2013, Machu Picchu, Peru; Banpo, China)
  3. Visit Nat-Geo top 10 museums (Checked: Louvre, Smithsonian, British, Met, Vatican,  Uffizi)
  4. Camping on African Savanna (Aug 2004)
  5. Get on an helicopter (Aug 2004)
  6. Ice-climbing (2006)
  7. Outdoor rock-climbing (2007)
  8. Camping on Snowy Mountain (2006, 2007)
  9.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June 2009)
  10. Mt. Nianbaoyuze Hiking (June 2009)
  11. See Maya ruins in Mexico(Mar 2011)
  12. Hemingway House and Che Guevara Mausoleum in Cuba(June 2012)
  13. Inca trail(Dec 2013)
  14. Explore the Amazon(Dec 2013)
  15. Everest Base Camp, Tibet side (Aug 2014)
  16. Alaska Iceberg Cruise (Aug 2015)
  17. Everest Base Camp, Nepal Side
  18. Annapurna Circuit
  19. Ngari Big Loop
  20. Volunteer at a Hostel
  21. See the northern lights
  22. Skydiving
  23. Dive at Great Barrier Reef (hope to do in 2024!)
  24. Volunteer for Animal protection in Africa
  25. See penguins in the Antarctica
  26. Float on Dead Sea
  27. Diving in Red Sea
  28. Revisit the silk road
  29. Step on Kjeragbolten in Norway
  30. Climb Kilimanjaro (July 2018)
  31. Visit East African Rift (July 2018)
  32. Walk side by side with mountain gorillas (July 2018)
  33. Visit Salar de Uyuni in Bolivia
  34. Road Trip around US (June 2013)
  35. Route 66 RoadTrip (partially done in 2013)
  36. Zip Line in a jungle(Dec 2014, Jamaica)
  37. Cycle along the Tibet-Xinjiang route
  38. Visit Easter Island
  39. Hike the John Muir Trail
  40. Hike the Colorado Trail
  41. Ride on the trans-Siberian railway to Lake Baikal
  42. Follow Darwin’s footprints on Galapagos islands
  43. Run a quarter/semi/full marathon
  44. Complete an Olympic Triathlon
  45. Do a handstand
  46. Learn to swim properly(2014 – 2015)
  47. Learn snowboarding(Winter 2016)
  48. Learn diving (OW@Dec 2015, Playa Del Carmen; AOW@Dec 2016, Cozumel Island)
  49. Learn horse-riding
  50. Learn to fly an aeroplane
  51. Learn hang-gliding (Mar 2011, Outer Bank, NC)
  52. Learn to play guitar/piano/ukulele (ongoing)
  53. Learn sailing
  54. Learn wind-surfing
  55. Climb a mountain above 5000m (2018 Kilimanjaro)
  56. Photograph star tracks
  57. Go hunting (no I don’t like to kill animals for unnecessary reason!)
  58. Ice fishing
  59. Camp on a beach
  60. Kayak camping
  61. …… (To be Continued)

不抛弃,不放弃

“你经历的每个地方、每个人、每件事都要你付出时间和生命,可你从来不付出感情。你冷冰冰地把它们扔掉,那你的努力是为了什么呢?为一个结果虚耗人生?成才,你该想的不是成为特种兵,是善待自己,做好普通一兵。”

“你忽然觉得累到了极点,是不是?你渴望归宿。大家一样,都是希望做个不平常的平常人,可你现在累了,你怀念那些早被你抛下的东西:有点小财产,有份工作,有些朋友,有个老婆,从容平淡,有点私生活。…可就算你找到了以为是归宿的地方,也会发现看不见尽头。归宿就是终点,其实没有归宿,人生没有穷尽。顺便说一句,这是我觉得生活中最有意思的一个部分。”

“不要对一件没做过的事说没有意义。好了,从现在起你已经自由了,没有什么约束你,再也没人管你了,你要对自己负责,或者……不负责。”

Screen Shot 2020-05-01 at 8.20.59 PM.png

 

2018圣诞巴哈马船宿攻略-7天26潜

其实是去年在穷游写的攻略了,今天刚发现qyer的帖子搜索居然搜不到我。。唉,白白浪费,不如贴到自己的blog上,希望google能让有缘人都看到我分享的经验。

原帖在:https://bbs.qyer.com/thread-3115036-1.html

Vlog: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9792736


讲在前面的话

本文最适但不限于如下人群:1)北美留学工作党,持有F1或H1B签证;and 2)拥有潜水证,想初步尝试船宿的新手朋友。之前在qyer做功课的时候,发现加勒比地区的船宿攻略非常有限,所以抛砖引玉,把第一次船宿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多多补充指正。(照片见二楼)

To寻找行程单的朋友:请电梯跳转我们的时间表。

注意1: 此处的船宿不是加勒比度假邮轮!!

注意2: 如果你对船宿感兴趣,首先要有潜水证。关于如何在北美地区考OW,请参见:2015圣诞墨西哥卡门海滩OW潜水证经验

注意3: 一般船宿都要求20潜以上的经验。如果你没有,请和船员沟通好以确保该船线路和人员配置适合新手。无论何时请注意安全第一,服从安排,反对冒进!

放个同船船友@Aka-littleApple 的Vlog: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9792736

船宿是什么

船宿,又叫liveaboard,顾名思义就是吃住都在船上的意思。听上去跟很多朋友圣诞春假喜欢选择的邮轮很像,其实完全不同:这个是为了潜水而生的小艇(或者说小舢板),大多数情况一趟船满员也就接待十几个潜友,没有大餐厅没有娱乐设施(在海中央经常还会没有信号),途中不会靠岸,每天就是潜水,吃饭,睡觉……

那么问题来了:听上去这么单调,为什么要船宿呢?

回答这个问题有个大的前提,就是你准备严肃对待潜水,并且希望在有限的假期内集中享受潜水。带着这个目标,做目的地调研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困境:

1. 距离美国足够近,资源丰富,又没有签证顾虑的潜点大多集中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地区;

2. 这些地区最好的潜点都位于远离大陆的岛礁之间,从大陆当天往返非常耗时费力,而很多偏僻的小岛甚至都没有公共交通可达;

3. 最最重要的一点:往返大陆和(较大的)岛礁多半都是坐小飞机,而潜水后24小时内不能坐飞机。

掐指一算,你的7天圣诞假期中,每飞行往返一次,飞行之前的24小时就废了。这么一说,光往返两座大岛,是不是有效潜水时间就一下子从7天腰斩成了3天呢?如果你只想在一次观光行程中穿插1-2次潜水,这是OK的;然而如果你此行的目的就是潜水,这就非常不合算了。

改成摆渡出行也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方式。不准时先不说,很多摆渡的出发/到达时间都安排在一天的正当中,到达当天基本已经错过最佳潜水时刻,除了夜潜其他的也没什么太多选择了。

更别说自己来安排全程还要操心吃住、潜店、以及出行问题。费时费心不说,也省不下来什么钱。对于以潜水为此行主要目的的人来说,怎么看都不划算。

而船宿,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应运而生的。你只需要到PADI官网或liveraboard.com之类的网站上选一艘船预订好舱位,接下来的4-10天里你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地每天潜潜潜啦!每艘船一般配备4-6个船员,每个人同时也会轮流当你的潜导,服务员,厨子,逗闷子的伙伴……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是在自己周游世界潜水的过程中来打工赚路费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你把船宿理解为“水上青旅”也可以(当然船宿的工作要求更多专业性)。

巴哈马船宿特点

说到巴哈马潜水,那必然是看鲨鱼啦!巴哈马一些固定的潜点允许潜水员喂鲨鱼,所以吸引来一大群reef shark在你身边绕来绕去(上面的Vlog有一段记录了这种场景)。但是要看到锤头鲨就真要撞大运了。我们喂reef shark的时候远远的有一只hammerhead惊鸿一瞥,没来得及拍到就消失了。

巴哈马其他的鱼类种群也很丰富,在没有鲨鱼的日子里explore一下各路jack,grouper,stingray,barracuda,parrotfish,angelfish,goatfish,lionfish,moray…还有各种小生物们,收获也是大大的。夜潜的时候还有机会见到龙虾,帝王蟹,大海龟和章鱼……嗯,看得肚子很饿啊。

为什么在巴哈马选择船宿

嗯,这个更多是个人选择吧。作为一个波多黎各墨西哥古巴牙买加开曼群岛等等加勒比地区刷了无数回的暴走党,什么(主要靠ps的)粉红沙滩什么猪岛这些噱头真的已经完全无法打动我了……并且,个人并不太喜欢和本地区十分割裂的旅游经济模式。所谓的天堂岛,就是消费消费消费,在那里的每分每秒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钱味……在真正大自然的壮美面前,那个什么水上乐园简直就是个笑话。

(插播一句,我们某天早晨空出了半天时间,于是准备计划外参观一下天堂岛。8:30的时候,查票的还没上岗,连酒店号称需要刷卡才能上楼的电梯都随便上,简直如入无人之境。当下就觉得住在这里不怎么安全……当然,这个时候也没什么店开门,去了也就是在空荡荡的水上乐园里走一圈看看)

如果真的想在度假酒店放松,那么去坎昆All-In的酒店、去坐邮轮,都是相比于巴哈马的Atlantis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船型

我们本次选取的是Aggressor公司下属的巴哈马7日fleet. 它在甲板上下各有一层:下层是休息室和机车间;上层是供人晒太阳的露台以及hottub。餐厅、厨房、潜水装备准备区和驾驶室就在甲板层啦。上面的vlog里,2:00开始你可以看到我们这次船宿的内部结构。船上可以租到全套装备(该船和Aqua Lung合作,其他船只可能会有不同品牌的装备),并自带充气阀以在每次潜水后充钢瓶。一般默认是Nitrox32,除非你要求gas(略便宜)。该船最大载客14人,拥有6间客房,每间房间自带厕所、淋浴和洗漱台。房间的墙上还体贴地附上一块存满电影的硬盘,不过我们并没有时间看电影嗯……船上的热水、空调、食物等非常充足。另外配有公用药箱,一些基本药品都有。价格问题稍后在预算部分单独介绍。

Why Bahamas Aggressor

Aggressor是一个连锁品牌,在世界各国都有他们的船只。另外也有其他的品牌可供挑选 (连锁如AllStar或只做当地线路的散户),差别主要在船只大小、居住饮食条件和设备新旧程度上。路线上一般是差别不大的,最大的因素是天气限制。我们选择Bahamas Aggressor的理由是:

1. 它大小适中(太小容易晕船太大又太贵)

2. 路线适合新手(没有复杂地形和强劲洋流,不像Cocos Island或者是Galapagos)

3. 潜点较丰富(鲨鱼是最大看点,但也有蓝洞、沉船和舒缓的drift diving),不单调

人员组成

我们本次共有10位客人和6位船员:除了我和先生,还有一对600+经验的纽约叛逆夫妇,一对100+经验的北卡文艺老夫妇,一对在美接受训练的新加坡飞行员夫妇,一位给过Ted Talk的加拿大人(在本次船宿中迎来了人生第一百潜)和一位在美读书的独行侠mm。不多不少,刚好凑成5组buddy team. 船员则包含一位威风凛凛的女船长,一位英国的潜水女教练,一个前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大哥,一个南非小帅哥,一个嬉皮士装扮的美国厨子,还有一个大学刚毕业的美国小姑娘。crew都很专业又很有个性,不会过分热情老是粘着你;他们对海洋世界的热爱在很多细节里体现出来,并非嘴皮功夫。在这段旅程里我们成为了一个温馨团结的大家庭,在水下互帮互助(迷路啊钢瓶松脱这些糗事都不提了),分享彼此很多有趣的故事,使得在船上的时光过的飞快,一点都不无聊。

典型的一天

7:00:早餐(continent + egg/sausage/waffle/toast)

8:00: 第一潜 (通常是最深的)

10:00: 第二潜

12:00: 午餐 (buffet)

13:30: 第三潜

15:30: 第四潜

17:30: 晚餐 (2 course + dessert + soda/alcohol)

19:00: 第五潜 (夜潜;之前不允许喝酒)

21:00: 上来之后收拾收拾就可以赶紧睡觉了

在潜水之间还会有好吃的茶点,比如cupcake,夹心pita bread,小汉堡等等。咖啡茶水非酒精非气泡饮料此时也是随便喝的。在船上的间隙,大家都会认真研读“鱼类圣经”- 船上图书馆里的一套讲水下生物的图鉴,以备下回好好辨识。我们也跟600+夫妇们偷师了很多东西,收获大大滴!

本次船宿的一些tips

1. 没有buddy的话,可以跟潜导结对子,所以一个人也是可以报名船宿的;

2. 路线要由船长根据天气而定,所以有很大的灵活性,每艘船每次出海都会不一样;

3. 一定会有至少一个船员是有教练资格证的,在船上可以考AOW或者Nitrox;

4. 我们全程用Nitrox 32%,这样可以保证下水时长 (我们本次在30-60min不等);

5. 会有一位船员负责摄影,另一位摄像/剪片,旅途结束后可以考虑是否购买;

6. 巴哈马虽然在加勒比地区,但温度并不太高,圣诞期间水下温度在73F/23C – 78F/26C 之间。第一天下水的时候穿着3mm在下面全程打哆嗦……然而船上并没有更厚的潜水服了……另外,船行驶起来风还是挺大的,所以强烈建议带一个抓绒外套或windbreaker!

7. 如有特殊饮食需求,请提前和船员沟通好(Vegetarian/Vegan/Halal/Kosher…)

8. 船上消费(租装备,买纪念品/视频,考证等等)会在最后一天结算,接受信用卡;

9. 如果完成了全部潜水可以拿一块奖牌;

10. 最后一天下午停止潜水,以方便第二天赶航班回程。

我们的线路

单开这部分来讲讲我们这回去的潜点,供专业人士参考。注意:具体潜点由船长根据天气情况决定,因此每艘船每次出海都会有所不同。

潜点

BahamasAggressorDiveSite

如图所示,我们经过的潜点有:

The Lost Blue Hole (又深又冷)

Dog Rock(有个像尖顶教堂内室一样的水下隧道)

Crab Mountain (非常丰富的鱼类资源)

Blacktip Wall(再次有水下tunnel;渐渐对这种复杂结构有些上瘾)

Austin Smith(同名沉船和一只像狗一样喜欢人pet它的grouper)

Primo Wall(仍然是深不见底的wall)

Jake’s Hole (严禁进入的深洞,以葬身其中的探险家命名。附近的珊瑚礁浅滩物种很丰富,夜潜会看到章鱼。靠近洞的地方能感受到明显的水温变化)

Monolith(早晨有很多很多鱼类)

Split Coral Head(喂reef shark的地方)

Cave Rock(一个珊瑚礁内部形成大洞,成为龙虾和章鱼的天然庇护所)

Cobia Cage(废弃的捕鱼工具,如今成了人造珊瑚礁)

Cut N Run(坠落的一人大小飞机)

Tunnel Rock(一只超大珊瑚礁养育了空前绝后高密度的鱼……直观体会到健康珊瑚礁对于海洋生态的重要性)

Flat Rock(浅滩,但浪有些大,迷路掉了队只好上浮回船)

Casteas Drift(一个接一个下饺子似跳下水,然后牵着浮标顺流而下,带感)

Lobster No Lobster(最后两天浪越来越大了)

Barracuda Shoals(浪很大,低头看表的档口刚才还在眼前的船就被吹飞了…终于看到了green turtle!)

下潜深度在32m-7m不等,有些地点潜了两回,基本上的规律是由深而浅:早晨最深,晚上最浅;入水点最深(经常在深不见底的wall),锚定观赏点较浅。夜潜的地方会在日落前先潜一回了解环境。为了你和他人的安全,夜潜之前不允许喝酒!另外,在观鲨的时候严禁触摸、调戏鲨鱼!

我们的时间表

12/22:飞至巴哈马拿骚机场(NAS),然后赶到码头check in

12/23-27: 每日巡回于不同潜点潜水,每天有5潜的机会

12/28: 早晨一潜,然后踏上归程,傍晚靠岸

12/29:早晨check out;理论上30号就可以乘飞机回家

在七天船宿的行程内,总共有26潜的机会。完成全部26潜会有一个Iron Diver的奖牌哦!

推荐携带物品

装备

潜水表(必备)

指南针(强烈推荐!我们队好几个人发生了走丢事件,只好放sausage求助)

手电(夜潜必备,一定要确保电池充足!)

脚蹼和面罩(特别是高度近视的推荐自配带度数的面罩)

潜水头巾(长发女生都理解湿头发被缠在面罩带里的痛苦)

紧身衣(Dive Skin;可以穿在wetsuit里面保暖,也可以防止皮肤磨损)

wetsuit,BCD,regulator,钢瓶都用租的。

其他个人物品

晕船药(必须一定以及确定要带!!!)

多带几套换洗的泳衣

fleece或windbreaker(船开起来风真大!)

墨镜(如果你喜欢上天台晒太阳的话)

防晒霜(还是在你喜欢上天台晒太阳的时候才会比较有用)

电脑(方便导出照片和视频;在天气不好无法潜水的时刻,也可以连到他们的硬盘里看电影)

书,水下摄影机,大疆摄像头什么的,就自行斟酌吧

预算

以下成本按人均计算:

船宿预订:$2295

装备租赁(BCD, regulator, wetsuit):$150

额外消费:$435 (包括了我们考Nitrox的费用,port fee,其他消费等)

小费:$360

机票:积分兑换

出租往返机场:$80

因此,全部7天船宿成本大约在$3320/人 左右(包含食宿,不包括机票)。如果能提前半年定船宿,并且不需要考证和其他消费,应该能再便宜1000刀左右。

巴哈马当地货币和美金1:1,可直接用美元交易,不需要兑换当地货币

。然而作为船宿,你实际上还是在美元世界里打转,并没有太多和当地人接触的时间。

常见问题

Q:巴哈马需要签证吗?

A:F1持有者免签。事实上,根据巴哈马官方网站记录,中国护照访问巴哈马3个月之内都免签。见:http://www.bahamas.gov.bs/wps/wcm/connect/bf838397-2677-410e-9987-87fa188e4966/Visa+Requirements+for+Visitors+Travelling+to+The+Bahamas1.pdf?MOD=AJPERES

Q:船宿一般多长时间?

A:取决于线路,4-20天不等。东南亚有很多4天的线路;而南极,则通常需要20天。加勒比地区7天是最常见的。

Q:晕船怎么办?

A:各大超市有卖Dramamine可抗晕船。晕船时,船的高层比底层稳,船头比船尾稳 (当然都是相对的);尽量不要呆在房间里,可以去天台通通气。该吐就吐,吐完会感觉好一点。

Q:在船上的时间怎么过?

A:多半在看鱼类图鉴,和潜友聊天中度过。社恐的人也可以回房间看电影;不过,在岸上的时间本就不多,能和志趣相同者交流,也是人生一大美事。

Q:女生大姨妈可以diving吗?

A:只要你没有痛经,并且熟练使用棉条,是没有问题的。潜下水压力增加一般不用担心侧漏问题……

Q:下船后的反应

A:下船之后的一周内,总觉得脚下的土地在飘,就像是仍在海上一样。问了一圈,好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你大概知道有个词叫“jetlag”吧?我的船友把这种仿佛还在海上飘摇的感觉戏称作“sealag”。这大概是我们的小脑已经适应了海上的平衡状态,上了岸反而不习惯了。没关系,休息一阵子就会自动消失。

Q:船宿可以浮潜吗?

A:理论上可以,但是船宿的目的是为了深潜,而大多数潜点并不适合浮潜(浪大,表面没什么东西可看)

其他问题,欢迎在帖子下追加,我会尽量补充。

最后的话

作为人生第一次船宿,虽然有很多意料之外的事件,最终都一一化解,收获良多。感谢船友们的陪伴,感谢crew的圣诞礼物和专业又人性的服务,感谢老公这个好buddy;最后,感恩大自然,在水下再一次重新认识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越发觉得有机会上山下海是一种previlege更是一种responsibility。希望能做一个负责的潜水员,好好攒经验,早日去Galapagos朝圣呀 :)

—— amilymoor 于2018.12.31.

reefsharkXmas

领队戴了个可爱的圣诞帽专心致志拍鲨鱼

Crabttlobsterss

w1080

2019年11月纪

大半个月前跟zymm打电话,说到自己目前的挣扎。那些可归因于环境的问题其实都只是表面的,说到底还是内心深处的恐惧、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没有安全感,亦不能从眼前的生活中获取满足。唯一被反复证明有效的,就是用很多事务塞满自己的生活,加班,出差,周游世界。累到来不及想,一天也就囫囵过去了,虽然也知道自己忙忙碌碌的绝大多数也并非真正对工作有助益。

所以想到一个人换到一个新国度的zymm,内心还是十分佩服的。

约定了要读一本书,写写日记,挤出固定时间运动。书是借了,运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归也挡不住外面时不时来的一场冬雨,在湿漉漉阴沉沉而空旷无人的空间里,一瞬间把人打回原形。

这个地方,可怕就可怕在只有你自己在向外呼救,却只能听着声音在空气里打个旋消失了,没有响应,求告无门。

有时候不敢细想,越想就越觉得一团乱麻。是因为什么?想要开新项目却找不到素材,想要和人聊聊研究建议,偏偏各自心怀鬼胎不会坦诚相待,想要寻找一些可以分享兴趣探索世界的同僚,却发现身边的人多半都宅之又宅。多数人对于外面的世界并不好奇;多数人的社交都不过是宗教团体的集体无意识活动。

不要说身边的人不理解我的痛苦,大概电话那头的小伙伴也是不会理解的;仿佛踏入职场的人生必将变得空洞无物,需要靠生孩子来填补的那种。

如果我没有信心过好自己的生活,又怎么有信心带一个新生命来到世界,而教会ta热爱生活?

在一个真空里,只能不断向内心探索,从内心里往外拼了命挤压热情,逼着自己创造,逼着自己歌颂,逼着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当没有人可以诉说,没有人可以分享的时候,只能让自己站起来,哪怕是树立一个徒有其表的目标去努力,也比无所依傍地溺死强。

认输?我偏不。

生活气息

送悦的爸妈回国,顺便又回安村了。

这次更巧,还住在了原来自己的旧公寓里,一切都是特别熟悉的样子。周末雨后大开着窗,青翠的景色映入眼帘,有人遛狗,有人骑车,某些窗子飘出了饭香,到了正点还有旁边教堂敲响Ave Maria。在阳台上指点着旁边的楼,数着原先谁谁谁就住在楼下,谁谁谁在斜对面,谁谁谁在街转角。想起以前遛个弯都能遇见好几个朋友,油盐酱醋用完了紧急上门去借,作业写不出来想着找谁求助,出门在外想着让谁帮着收一下包裹。

他们现在都在哪呢?有人去了波士顿,有人去了巴尔的摩,有人去了加州,有人马上要去马里兰。而我去了北卡,“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是不是几十年前语文老课文的桥段?)

唉,果然我还是喜欢集体宿舍般的生活。幸福不过就是在有落地大窗的公寓里,看书,听雨,呼吸人间烟火,有群独立又相依的伴儿罢了。固然知道没法长久,然而几十年来,自己还是一直在拒绝成长,坚持至今。

一时愣神,发现对面树梢站了只红尾巴的鸟儿,盯着我看了好久。呵,你也觉得我这样子执着于过去很傻是不是?

【转载】如何在学术界保持心理健康?

今天看到了缪斯夫人的推文,看得简直涕泪横流。感谢钱岳mm,写出来很多人的心声,更重要的是分享了一些有用的应对之道。

太长不看版:

2017年的时候,著名期刊Nature在全世界范围内调查了超过5700名正在攻读PhD的科研萌新们,结果发现:39%以上的博士有抑郁或者焦虑症状,这一比例是普通人群的6倍以上。调查还发现让他们压力山大的来源主要是对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苦恼以及对于未来学术生涯发展的困惑。在学术圈中生存不易,如何让自己尽量保持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可能是我们必须补上的一门功课。

小诀窍:

  1. 但是,我不会把我自己和他们比,也不会把我自己和学术界的其他朋友比。每个人的 career path 是很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成功也是不能复制的。研究领域不同、研究兴趣和方法各异、研究受众也很不一样。拿自己和别人比完全没什么必要。”
  2. 克服焦虑的不二法门就是享受当下认真工作的专注感所带来的幸福,认真写好每一篇论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积极地思考新的研究问题。如果可以专注地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情,我们实在不必为“几年之后会发生什么”而担忧。
  3. Find something that keeps you going.而不是每天把所有的意义感都放在发论文上…找点你喜欢的打酱油的方式,全身心投入(但有节制)地打酱油,也是学术界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

全文见:https://mp.weixin.qq.com/s/jRYM1MD-_YkTiobCjlLBxg

转瞬的美好

借着工作之便回到密大。

南方的花都开败了,北方才刚刚开始芬芳。赶上了四月末最后一场大雨,春天真真正正的来了。

真是挑了个好时机回来。

又一年的毕业季临近,昔日的同学都有了好去处,大家都懒懒的,不怎么出现在学校。然而熟悉的大楼里还是有很多人,一楼熙熙攘攘的小本,starbucks面熟的员工,亲爱的老师们,还有隔一届的师弟师妹。在街对面的三明治店吃饭,听着背景节奏音乐,听着旁座年轻的学者扯有的没的,还有Panini的脆皮咬在嘴里的味道,一切都感觉那么正确,那么美好。

就算是需要挤在4人公用的phd office里没日没夜地干到11点,睡眼迷离地挤在其他graduate students中间赶校车回住处,都是快乐的。

在半夜的校园里穿过一栋栋灯火通明的大楼,空气中飘着玉兰的芳香。街头依然有很多人,一切的一切都是年轻有朝气的、向着明天蓬勃生长的,有的是荷尔蒙,有的是希望,甚至连对于学业和工作的抱怨都显得那么可爱。忽然就明白了为什么曾有那么多工作的人怀念和羡慕校园生活。

真奇怪,就算仍然在校园里工作,感受却已如此不同。想到南方8点钟就空旷无人的街头,想到和别人的话不投机半句多,想到懒惰迟缓的那些家庭妇女,想到50+人群中的暮气沉沉。真不知道同是校园,为何差别这么大。到底只是常规的对新工作环境的不适,还是我对一个异邦国度的地域差异竟已如此敏感,以至于这么久还觉得格格不入?

唉,狼狈地逃回北方,真是要笑死个人。

说了这么多,其实本来只是想要记录今日最后的magic moment。和友人一同吃饭聊天,出门抬头又是漫天红霞。天气不冷不热,日光将尽未尽,走在路上感慨着其实再过不久,这里最后的朋友们就也都毕业了。这个没有利益争斗的、可以自由抛梗接梗的、可以毫无保留倾诉却也尊重彼此界限的小圈子,终究还是要散的。有些伤感,但也有些觉得幸运,这一路成长的同路人,即使原本如此不同,却终究因为共享了一段人生而结下深沉的友谊,不再能复制,不再能替换。

呵,忽然就懂了双云的两位哥呢。

而我的变化,大概就是明知这样的美好转瞬即逝,却终于有了勇气微笑着享受这转瞬的美好罢。

07年的书

今天从书架上翻出一本07年的书。封皮和书页已经退了色,页脚却小心地没有什么折损。我应该还算是爱惜书本的人。

“在起伏不定的栖息之地入睡,她的睡眠充足,从不做梦。它们使她感觉安全、沉潜和稳妥。但是在属于自己的家里,她会失眠。空无一人的房间,像一艘半途沉默在海底的客轮,已经荒芜过了一个世纪般的静默无声。”

“是,我对你说过,我们必须要有健康的生活。而不是望梅止渴的那一种。
搭上一辆巴士,去往新的地方。重光给自己申请了一个新的blog空间,开始在上面记录每天做过的事情。她列了表格记录下阅读过的书,看过的碟,做过的事。即使是在这样一段颓唐难熬的日子里,某一天,她也不会对任何人说起。”

“这个城市十分喧嚣,只是重光发现自己一直缺乏朋友。人与人之间的考验,在关键时候,才知道对方在心里的分量到底有多重。生病,沮丧,最落魄窘迫时,愿不愿意与之相对。太多的关系,人只愿与之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很难。不是在于对方是否愿意送,而是在于自己是否愿意让他来送。”

所以即使过了十几年,有些心情,还是不会改变。而且因此也发现,或许这跟生活在哪个城市、哪个国家,从事哪个行业,都没什么太大的关系。所幸十几年的成长,终究还是能学会些自处之道,知道跳出情绪,从第三方角度来观察情绪,记录、并收藏起来。年轻的时候,对抗和挣扎比较多,慢慢的会明白,与其如此大费周章,倒不如分给它一个玻璃盒子收纳起来。

学会与不尽如人意的一切和平共处。

而时间,终归会让一切都归于尘土。

 

总有一天

这两天心里涌起许多感受,未曾来得及记录就都飘散了。最终落笔成文的,只有这首歌。“总有一天” 这个句式,开启的是年少时的雄心壮志,更是而立之年经历挫折后,依然对前路所抱持的希望和不变的坚持。少时的我,今时的我,以及明日将要成为的我,但愿在我们心里总有那么一条线,牵引我们努力向前。